|
|
负责人: |
孔令桥 |
单 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 编: |
100086 |
E-Mail: |
lqkong@rcees.ac.cn |
|
 |
|
|
|
生态区 - 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原化荒漠生态区
|
 |
|
|
按生态系统类型、地理特征等自然条件,在生态大区的基础上划分为50个生态区。 |
编码: |
Ⅱ-03
|
名称: |
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原化荒漠生态区
|
地理位置: |
该生态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段,北与蒙古国接壤,西与内蒙古高原西部-北山山地荒漠生态区相接,西南为祁连山森林与高寒草原生态区,东与内蒙古高原中部-陇中荒漠草原生态区相连
|
行政区(省): |
内蒙古、甘肃
|
面积: |
18.57万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 |
该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14℃,气候干燥,降雨量一般不足150mm,蒸发量大,≥10℃的积温3000--3500℃,大风天气多。
|
生态系统类型: |
。该区主要生态系统为草原化荒漠,因生境严酷,生物生产力很低,植被稀疏、不能郁闭,许多沙漠与戈壁几乎完全裸露。沙漠区自然植被类型以草原化荒漠与荒漠草原植被为主,局部区域分布有隐域性植被低湿地植被类型;其中,腾格里沙漠植被类型以棉刺和红砂荒漠植物为主要优势群系,另外还有沙冬青、梭梭、蒙古扁桃、半日花等,藏锦鸡儿群系在本区的分布使腾格里沙漠具有了草原化的特点;乌兰布和沙漠常见的植物有乔木梭梭、红柳、沙柳、沙枣树等,灌木有油蒿、柠条、霸王、沙冬青、白茨、红沙、珍珠、盐爪爪等,伴生草本植物有刺蓬、虫实、沙米、沙竹、籽蒿、砂旋花、碱蓬、猪毛菜、芦草、狗尾草、虎尾草、沙芥、碱茅、碱蓬、碱地蒲公英、碱地风毛菊、芨芨草、赖草、寸草苔、猪毛菜、碱蒿等;玛雷克沙漠主要植被类型为梭梭、棉刺、藏锦鸡儿、红砂、柠条、油蒿、沙东青、霸王等植物群系。阿拉善东部及狼山-阴山以北草原化荒漠区以草原化荒漠裸岩景观、平原砾质、高平原灌木、低山丘陵灌木草原化荒漠景观为主,植被主要有藏锦鸡儿荒漠、红砂荒漠、绵刺荒漠、珍珠柴荒漠以及四合木荒漠、沙冬青荒漠、半日花荒漠等,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野骆驼、野驴、岩羊、黑鹳、裸果木、沙冬青、肉苁蓉、绵刺等。河西走廊草原化荒漠中有红砂、驼绒黎、泡泡刺、芦苇、芨芨草和柽柳灌丛等,也见有胡杨林,绿洲因地势低洼零星分布着许多沼泽和草甸。
|
描述: |
|
图片: |
II-3.jpg
|
文件列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