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登录 注册 科学数据库
站内检索:
数据库目录    
  • 中国生态系统评估数据库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
  • 中国生态功能区划数据库
  • 典型区域综合生态数据库
  • 中国国家保护地数据库
  • 中国生态功能区划数据库
  •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 中国生态系统敏感性
  • 中国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
  • 中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 联系方式    
    负责人: 孔令桥
    单  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  编: 100086
    E-Mail: lqkong@rcees.ac.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目录 > 中国生态功能区划数据库 > 中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 生态亚区
    生态亚区 - 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
       按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地理特征等为依据,在生态区的基础上划分为206个生态亚区。
    编码: Ⅱ-08-03
    名称: 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
    地理位置: 该亚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山前平原、喀什三角洲和塔里木河冲积平原区
    行政区(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 16.04万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该亚区气候极端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35-70mm,西部富于东部,蒸发量高达2100-2500mm。降水地区分配不均,西南部喀什、阿克苏稍多,东北部库尔勒、尉犁稍少。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0.0-11.0℃,≥10℃的年积温4100-4200℃。无霜期90-230天,日照时数2700-3100h,日照百分率为65-70%。年平均风速1.7-2.3m.s,≥8级大风天数3-16d,风沙灾害相对塔里木盆地东南部较轻。
    地形: 该亚区地势由南西向北东倾斜,西部喀什、叶尔羌平原海拔1300-1400m下降到东北部孔雀河和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为800-900m。地貌发育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有:北部为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洪积冲积扇相互联结叠置在一起构成的天山南麓山前倾斜平原;西部为克孜河和盖孜河流域形成的喀什三角洲冲积平原;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由叶尔羌河从盆地西南缘流向北缘形成的广阔冲积平原同喀什三角洲相汇合;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及叶尔羌河于肖夹克汇合后形成的塔里木河干流冲积平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
    土壤:
    生态系统类型: 该亚区山麓沙卵砾质洪积平原戈壁带分布着地带性的稀疏灌木和半灌木荒漠植被;大河下游的干三角洲或冲积细土平原分布着古老的灌溉绿洲;盐化冲积平原分布着隐域性的灌丛、胡杨林、盐生草甸与盐生荒漠植被。塔里木河流沿岸植被茂密,发育在这里的荒漠河岸林也是我国及世界上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胡杨林带。该区有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和新疆瓜果生产基地。
    描述:
    图片:
    II-8-3.jpg

    文件列表:
    咨询服务 | 意见反馈 | 常见问题 | 访问统计 | 关于本库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6949号
    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支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6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