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负责人: |
孔令桥 |
单 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 编: |
100086 |
E-Mail: |
lqkong@rcees.ac.cn |
|
 |
|
|
|
生态区 - 藏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区
|
 |
|
|
按生态系统类型、地理特征等自然条件,在生态大区的基础上划分为50个生态区。 |
编码: |
Ⅲ-09
|
名称: |
藏东南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区
|
地理位置: |
该区位于西藏的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段南翼,南与不丹、印度、缅甸接壤,北与藏东-川西寒温性针叶林生态区相连,西北为藏南山地高寒草甸草原生态区,东南连接川西南-滇中北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
|
行政区(省): |
西藏自治区
|
面积: |
8.47万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 |
区内气候垂直分带性十分明显,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谷地为热带和山地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0~23℃,≥0℃积温为6500℃,最冷月平均气温2~16℃,年降水量1000~4000mm,且集中于3~10月,冬季稍干,但谷地多雾;海拔2500m以下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递减,气候由温凉直寒冷,年降水量800~2000mm,集中于夏季。由于多云、多雾和山地屏蔽,年日照时数多在1500~1800以下,太阳总辐射仅100kcal/(cm2?a)左右,均为西藏的最低值。
|
生态系统类型: |
该区自然植被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带特征,带谱结构复杂多样,海拔由低到高依次为: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再向上则为高山寒带疏林灌丛带等。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优势树种主要为千果榄仁、斯里兰卡天料木、印度栲、墨脱石栎、大叶桂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约1100~1900m,主要由薄片青岗、刺栲、西藏石砾、西藏木莲、樟树、楠木等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及部分热带树种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带分布在约1900~22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由曼青冈、墨脱楠、西藏山龙眼、森林榕、苹果榕、云南红豆杉等以及多种槭数组成,针叶林主要为乔松、云南松等;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分布在约2200~2800m的地段,为以云南铁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在约2800~3800m的地段,为以冷杉为主的暗针叶林,林分建群种为苍山冷杉、墨脱冷杉。该区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
描述: |
|
图片: |
III-9.jpg
|
文件列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