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负责人: |
孔令桥 |
单 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 编: |
100086 |
E-Mail: |
lqkong@rcees.ac.cn |
|
 |
|
|
|
生态区 - 淮阳丘陵常绿阔叶林生态区
|
 |
|
|
按生态系统类型、地理特征等自然条件,在生态大区的基础上划分为50个生态区。 |
编码: |
Ⅰ-14
|
名称: |
淮阳丘陵常绿阔叶林生态区
|
地理位置: |
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交界以及安徽省中部地区
|
行政区(省): |
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
|
面积: |
8.74万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 |
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地带,气候温凉,雨水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0~2300h,年平均气温14.0~16.0℃,≥10℃积温4800~5000℃,气温年较差为25~27℃,年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为210-230天;年平均降水量900~1400mm之间,年蒸发量在1300~1700mm,降水的日数与降水量地域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递减,东部略多于西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均较大,常有干旱、低温、风雹、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
生态系统类型: |
本区在植被分区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北部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树种比重不大,主要有青冈栎、苦槠、石栎、冬青、紫楠、湘楠等以及落叶阔叶的栓皮栎、麻栎、茅栗、化香、朴树等,山地矮林主要黄山栎、日本椴和锐齿槲栎等,山地常绿灌丛多为都支杜鹃、天目杜鹃、具柄冬青及安徽小檗和三桠乌药等;南部地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除青冈栎、苦槠、石栎外,还有甜槠、樟树、豹皮樟、天竺桂、大叶冬青、厚皮香等,灌丛主有檵木、乌饭树、格药柃、盐肤木、野蔷薇、白檀等,草本层中有芒萁、蕨、黄背草、三脉叶马兰等。本区针叶林分布也十分广泛,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黄山松、金钱松、三尖杉、黑松、火炬松和侧柏林等,另外,本区毛竹也有大量分布。经济林木主要油桐、油茶、乌桕、漆树、厚朴、杜仲、板栗、茶叶等,药用植物的霍山石斛、岳西及霍山茯苓、安徽贝母、天麻、金银花等。本区的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制,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和山芋等,巢湖及周边地区鱼虾等水产品非常丰富。本生态亚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保护良好,境内分布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
描述: |
|
图片: |
I-14.jpg
|
文件列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