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 |
Ⅰ-10-04
|
名称: |
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
|
地理位置: |
该亚区位于永定河上游山间盆地以东、辽西山地以西的河北省西北部、北京延庆部分地区及山西省东北部
|
行政区(省): |
河北省,山西省
|
面积: |
3.31万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 |
该亚区气候具有从暖温带向温带过渡、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特点,冬季较长、干燥寒冷、盛行西北风,夏季较短,春秋多风沙,冷暖变化显著。年均气温6~8℃,≥10℃活动积温2500~3000℃, 1月平均温度-10℃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比东部同纬度地方要低;年均降水量360~500mm,是所在生态区年降水最低的一个亚区。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大风,春旱频率高达70~80%,伏旱频率达40%,年平均大风日数50天左右,年平均冰雹日数为2.5~3.4天。
|
地形: |
东恒山、小五台山、军都山一线以北,内蒙高原以南,东西从延庆盆地至大同盆地之间,为一凹陷区。地貌类型为山地、黄土丘陵沟壑、谷(川)地、盆地复合分布,地面切割破碎,地表侵蚀严重。山地多为低山地貌,海拔在400~800m之间,仅坝缘一带呈中山地貌,海拔达1000m以上;由地堑发育而成的各地、盆地沿河流多呈串珠式分布,且川、盆地开阔平坦;区域内第四纪黄土发育明显,不论河流两岸或低山丘陵、盆地、川地均覆盖着黄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成为我省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
|
土壤: |
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栗钙土,有的地方有黄土高原的黑垆土(灰褐土),呈现内蒙高原半干旱干草原、华北山地落叶林褐土、黄土高原干草原黑垆土三个地带交汇的特点
|
生态系统类型: |
该亚区地处落叶阔叶林向干草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为内蒙古草原的南缘,南部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两种植被类型交互依存。低山和黄土丘陵区分布有干旱灌木草原,其中灌木成份主要有小叶锦鸡、荆条、酸枣、沙棘、柳叶鼠李等,草本植物有本氏针茅、草木樨状黄耆赖草、白羊草等;山区林木以桦木为主,伴生山杨、栎类等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则以油松、华北落叶松为主。河川区大田作物有春小麦、莜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在黄土丘陵区及沙荒区种植有柳树、青杨、榆树等散生树种及葡萄、苹果、杏等果木。
|
描述: |
|
图片: |
I-10-4.jpg
|
文件列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