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侵蚀敏感性受降水量分布影响很大,极敏感区域面积为27.1X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南山区、太行山部分、汉江源头山区、大青山、念青唐古拉山脉成片、横断山脉河谷地区等,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一种长期的地质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植被退化严重是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高度敏感区面积为61.2X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西南地区以及燕山、努鲁儿虎山、大兴安岭东部,这些区域降水侵蚀力较大,很多区域土壤为沙壤土或壤粘土,且横断山脉、川西、滇西、秦巴山地以及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一旦植被破坏,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另外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局部降水较高,零星地区对水土流失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区面积为97.5X104km2,占全国10.2%,主要集中于降水量介于400-800mm之间区域,呈带状南北分布,东北平原大部、四川盆地东部丘陵,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都有大量分布,本区域虽多为山地,但降水侵蚀较小。水土流失轻度敏感区,面积为365.0X104km2,主要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区域,长白山东部虽为山区,但降雨较小,植被保护较好,水土流失轻度敏感。西北部地区由于降水低于300mm,几乎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面积为409.2X104km2。 |